- · 《科技创业月刊》栏目设[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收稿方[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投稿方[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征稿要[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刊物宗[05/29]
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对武汉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汽车产业是武汉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拥有七大整车企业和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到2019年上半年武汉市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1],庞大的汽车市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
汽车产业是武汉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拥有七大整车企业和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到2019年上半年武汉市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1],庞大的汽车市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而言,培养大量合格的汽车类技术技能人才,既是武汉市汽车市场发展所提供的大好机遇,也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责任与义务,更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创业型汽车技术技能人才的期盼。
然而,汽车服务市场4S店和汽车维修厂给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普遍不高,工作环境不尽如意,发展空间受限,有许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汽车服务工作,导致就业时专业优势弱化而陷入被动。虽然部分毕业生有从事汽车服务的热情,但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有限,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口的汽车服务企业鱼龙混杂,优质汽车服务企业凤毛麟角,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此外,汽车4S店和维修厂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对汽车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减少,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主动选择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所以,加强创业教育,大力培养创业型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对有效缓解汽车类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对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汽车类专业学生的调查,从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创业教育建议等若干方面进行统计分析[3],并提出提升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路径和高职完校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路。
1 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1.1样本和数据
本问卷调查涉及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汽车类专业2016-2018共3个年级、4个专业的学生,此外还与调查对象进行了座谈,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创业的真实想法,提高调查效果的权威性。在汽车学院支持下,向汽车学院学生发放纸质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创业教育建议等事项。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68份,剔除答题不符合要求的试卷6份,加上座谈问卷36份,有效问卷共398份。调查显示,男生占比87.25%,女生占比12.75%,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占比72.28%,三年级学生占比27.72%。
1.2调查数据分析
1.2.1创业认知调查分析
随着“双创”战略的推进,许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创业学院,有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创业选修课或必修课。判断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成效,必须调查学生对创业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8.56%的学生对创业十分了解,55.67%的学生对创业有一定的了解,大致了解的学生占28.10%,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占7.67%(图1),这些数据说明对创业教育了解的学生占大多数,也说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一定的成效。调查显示,47.37%的学生认为创办一家公司或一家企业就叫创业,25.34%的学生认为做生意叫创业,23.21%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创业(图2),从数据看,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比较模糊。
图1 创业了解情况
图2 创业理解情况
创业对大学生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87.45%的学生认为创业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70.42%的学生肯定了创业可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图3)。大学生创业有哪些优势?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搜索信息的能力;年轻有拼搏精神;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图4)。
图3 创业意义
图4 创业优势
1.2.2创业意愿调查分析
对汽车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调查,有21.38%的学生有创业打算,也就是高达78.62%的学生没有创业的打算(图5)。首次创业失败了,9.45%的学生表示二次创业,24.73%的学生表示吸取教训积累经验等待时机再创业,58.26%的学生表示放弃(图6)。在什么时机选择创业最好?6.56%的学生选择在高职院校读书期间创业,11.34%的学生选择毕业就创业,15.34%的学生选择工作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经验以后再创业,更多的学生不清楚是不是要创业(图7)。这些数据也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创业打算的选项基本一致,也说明大多数学生不愿意承担创业带来的风险。
图5 创业打算
图6 二次创业意愿
图7 创业时机
1.2.3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文章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网址: http://www.kjcyyk.cn/qikandaodu/2021/0214/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