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创业月刊》栏目设[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收稿方[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投稿方[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征稿要[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刊物宗[05/29]
大学生科技创业研究评述(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第三,多以个案研究或区域性研究的形式展开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探讨,个案研究和区域性研究均受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都有自身不可
第三,多以个案研究或区域性研究的形式展开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探讨,个案研究和区域性研究均受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都有自身不可复制的特点,从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片面性,缺乏代表性,现实指导意义则相对减弱。
1 引 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有力驱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许秀瑞、田善武,2017)。大学生是创业的主体,大学生科技创业活动是创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业不是简单地进行商品零售或者商业培训等活动,而是依靠专业的理论知识、科学理性的思想、科学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等,吸引社会风投的资金支持,继而进行科技创业(沙谟,2012)。大学生科技创业是运用科学技术成果或专利发明等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过程。大学生科技创业是其创业实践活动中最能体现其自我价值及群体价值的关键内容,也是最能体现其科技创新能力用于服务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科技创业是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社会、经济和管理等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下面,本研究将从创业及科技创业的概念、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创业环境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评述。2 关于“创业”与“科技创业”的含义2.1 关于“创业”的含义关于“创业”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首次在研究中对“创业”的含义进行概述,其认为创业代表着创业者需要承担以固定不变价格买入商品并以不确定的价格将商品卖出的风险。回顾过往的270余年,学界对于“创业”的研究已相对成熟,研究成果相当丰富。发展过程中比较经典的定义有:创业的关键环节是能够发现机会(KIRZNER,1973);创业是发现商机并对其进行利用的系统过程,整个过程一般不受可控资源的限制(STEVENSON等,1989);创业是发现创造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商业机会,并利用该机会的系统过程(SHANE、VENKATARAMAN,2000)。国内对于“创业”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几十年来,国内学界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出发对“创业”作出界定。学者张玉利(2008)在研究中对创业做出阐释,认为创业不仅需要发现和捕捉机会,更需要市场的驱动,创业是创业者在所能控制的资源相对匿乏的前提下,把握住所发现的商业机会,并将其实现的过程。“创业”还被定义为创业者依靠自身价值、拥有的资源、个人能力、自我经验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将所获取的资源、商业机会、有效信息等以及所掌握的科学技术,通过某种途径或形式将其转化为财富或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的,最终创建公司或各类实体组织的过程(贺程,2011)。李莫言(2014)研究认为创业是寻找和发现商业机会,并将商业机会转化为新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系统过程。不同学者对“创业”含义的概述虽不尽相同,但仍有共性存在,即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商业机会并利用该机进行价值实现的系统过程 关于“科技创业”的含义科技创业的研究是创业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谓科技创业是指科技商业化作为创立新企业的基础的一种创业过程,该过程强调来自私营和公共部门的多个相关参与方之间的有效互动,例如高校技术转移负责人、科学家和工程师、公司高管以及独立的创业者等(WRIGHT等,2007)。浙江大学张钢教授(2008)的研究团队在研究成果中将“科技创业”定义为是将科技成果进行商业化处理的重要方式,是连接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新产品或服务的桥梁和纽带。科技创业也可以理解为创业者以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为核心,寻求和把握潜在的商业机会,整合所掌握的资源,创建能够为市场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的组织,实现技术和知识的社会价值的过程(王以梁,2014)。李婉婷(2016)认为科技创业是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基础而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科技创业”的概念强调的核心是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的商业化过程,科技成果强调的是自主研发的,并且具备自主的知识产权(刘帮成,2016)。一般认为,“科技创业”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理解,科技创业就是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创业,这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从广义上去理解,科技创业包括科技研发、投入和产出,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科技成果的推广等(王溪,2015)。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本研究梳理的文献,各位学者均是对“科技创业”的概念进行广义阐释,并且均认为科技创业是科学技术进行商业转化的系列过程。3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的研究传统的创业经验难以借鉴和复制,制约了科技创业的进一步发展,适当的科技创业模式对于创业成功具有助推作用。目前,对创业模式的研究,比较经典的创业模式有:Gartner模式、Wickham模式、Sahlman模式、Timmons模式、Christian模式、Jain模式以及Zahra-George创业模式(马晶月,2012),以上经典创业模式虽构成要素迥异、形式变化多样,但它们随着创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创业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学界多从不同维度对创业模式进行研究,目前暂未形成定论。国内在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郝红军(2012)将科技创业分为高知识高技术群体创业、科技型创业、高校扶持创业以及依托大学科技园区准备创业四大类,并详细介绍了四类创业模式的特点。陈东帆(2009)通过对上海大学在校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的综合调查发现,学校依托教育、科研、设备等综合资源,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大学生科技创业和大学生科技创业带动就业等两种典型的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马晶月(2012)以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创业理论和管理学组织设计理论,归纳并设计了三种适用于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业模式,即自主创业模式、师生合作创业模式、学生参与创业模式。黄健柏(2010)通过对长沙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实地调研,基于对调查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归纳设计出五种创业新模式,即个人+投资商合作制创业模式、个人+公司合作制创业模式、导师+学生合作制创业模式、同学合伙制创业模式和家族合伙制创业模式等。陈朔(2017)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从引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科技创业模式出发,提出以下三种科技创业新模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创业模式、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科技创业模式、以物联网为主要载体的科技创业模式。4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学生科技创业作为创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国家科技与经济社会进步、学生就业与成才、高校的全面建设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众多因素与条件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步伐。哪些关键因素阻碍大学生科技创业,如何克服瓶颈,寻求发展对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均做出了大量研究。有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就业压力,而欧美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主要是为了追求自我进行创业,出发点各不相同(徐家洪,2009)。大学生科技创业难的成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其次,国家在经济发展、创业环境及经费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最后,学生科技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不足,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王溪,2015)。SHOOK和BRATIANU(2008)通过对罗马尼亚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周围人(父母、朋友等)的支持程度与其创业意愿呈反方向变化,即支持程度越高,创业意愿越低。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自身的创业情绪、创业态度、个体特征等内部因素,社会需要和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创业动力(李良成,2012)。杜朝东等(2014)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来自贵州8所高等院校中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传统的择业观念、家庭和亲友的影响、政策不明晰、对创业服务和创业场不满意、启动资金少和技术含量较低、合作意识不强或缺乏合作伙伴等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业的主要因素。尹欢(2016)通过对某大学500名工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特质、社会网络、科技创业环境。研究还显示,性别、学历以及接受创业教育程度不同的工科大学生,其创业意向存在显著的差异。5 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环境的研究大学生科技创业环境,即大学生创业者在科技创业活动过程中,自我无法控制,但却必须面对,并会对创业过程或结果产生一定影响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及其组成的有机整体(杨怀志、张年城、李程,2010)。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多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各因素对某一区域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影响。美国学者MUELLER 和 THOMAS(2000)通过对9个国家1800名在校学生跟踪3~4年的研究数据表明,社会文化差异对当地潜在的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那些高个体主义和低不确定性规避的国家和地区的个体更有可能选择创业。MAJUMDAR(2007)通过对印度25年间的产业发展分析发现,国家在一些行业中的政策走向确实显著地影响着该领域里的创业行为的发生。大学生科技创业环境究竟包括哪些构成要素?国内外针对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有多种分类,整体而言,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经济、融资、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中观的产业环境(杨怀志等,2010)。与其他因素相比较,政治因素、资金因素、市场因素、科技因素、人才因素等5种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影响最大,并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大改变(夏高寅,2016)。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证实。赵东(2013)以贵州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认为政策环境对大学科技创业的影响更大,其中包括政策操作难度大、政策优惠含金量小、政策限制条件多、政策导向层次低等。赵本喜(2013)研究发现创业环境由很多复杂的要素共同构成,主要涉及政策、市场、经济、人文、科技、融资、区位等,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融资等四个角度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环境的构成因素进行具体分析。6 结 语文章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了创业与科技创业的含义、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环境及影响因素,不难发现现有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专门针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绝大部分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现象的描述,或者从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创业能力、创业意愿等方面研究科技创业,只是简单地将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科技创业的主要对象,并未进行深入的探析。第二,关于创业环境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研究,仅是罗列各项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深入分析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科技创业有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以及如何优化大学生科技创业环境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同时,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研究缺乏适当、有效的解决对策和有效建议,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第三,多以个案研究或区域性研究的形式展开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探讨,个案研究和区域性研究均受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都有自身不可复制的特点,从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片面性,缺乏代表性,现实指导意义则相对减弱。参考文献:[1]刘帮成.大学生科技创业环境及评估研究评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6):45-54.[2]郝红军,马晶月,刘洋.高校工科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14(1):125-128,132.[3]陈朔,李娟.“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科技创业模式引导[J].中国高校科技,2017(6):90-91.[4]李良成,张芳艳.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42.[5]杜朝东,王沁,张盛超,等.大学生科技创业现状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3):50-52.[6]王溪.大学生科技创业难的成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81-82.[7]夏高寅.大学生科技创业环境与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11):42-43.[8]赵东.贵州大学生科技创业政策环境现状研究[J].高等教育,2013(27):5-6,11.
文章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网址: http://www.kjcyyk.cn/qikandaodu/2020/1118/460.html
上一篇:科技之光照耀产业梦想
下一篇:探究电子信息类学生在微型企业中遇到的问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