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创业月刊》栏目设[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收稿方[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投稿方[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征稿要[05/29]
- · 《科技创业月刊》刊物宗[05/29]
创业经:如何科学养猪(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猪厂甚至省去了让母猪与公猪进行交配的过程,由饲养员为它们进行人工受精。在工业化的管理制度中,它们可能终其一生都要待在那个两米长一米宽的围
猪厂甚至省去了让母猪与公猪进行交配的过程,由饲养员为它们进行人工受精。在工业化的管理制度中,它们可能终其一生都要待在那个两米长一米宽的围栏里,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生小猪。
所以猪真的是很惨的,大家要珍惜吃的猪肉。
我们每天都要到猪厂里去,刚去的时候特别不习惯,因为当时我们去的那个猪厂只是学校的一个试验场,没有很专业的通风系统,所以里面特别臭,每天出来从头发到脚都是一股猪的味道。
但是猪的脏并不是它的本意,更多的是环境导致它们变得很脏,跟多数人想象的不同,猪其实是一种非常爱干净的动物。我们之前做动物实验的时候,自己养了几头猪,我们发现猪在排泄的时候一定会选择在一个远离自己吃饭和睡觉的地方。
-04-
2014 年到 2015 年,我们往返于新加坡实验室和四川猪厂之间,主要为了研究产品的可行性。我们希望做一个智能温度计安在猪身上,对猪的体温实时监控,最终通过核心体温来监控猪的排卵期和身体状况。
确定这个产品思路可行之后,我们在2015年底离开了一只猪都没有的新加坡,回国拥抱广阔的养猪市场,和大型养猪集团合作,开始尝试产品化和商业化。
如果是做针对人的可穿戴设备,测试阶段就相对比较容易,自己戴一下,同事戴一下,身边朋友戴一下。但是针对猪的不一样,这个东西好不好用是猪说了算,所以技术人员必须长期在猪厂里进行多维度的测试。
因为猪厂里环境非常复杂,大量的钢结构会对无线信号产生影响,导致传输效率大大降低。另外,猪本身是一种含水量非常高的动物,它的身体也会吸收无线波。
有一点无线电背景的人都知道,天线的体积越大,接受和发射的效率就越高,但是这样一个设备戴在猪的身上,不太可能真的支两个天线在它们的耳朵上,所以就需要把这个东西做的非常小的同时,优化传输功能。
-05-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国家,但生猪产业却一直面临着产业效率低、疫病风险高的问题。
在大型养猪厂里,面对成千上万只猪,你很难做到时时刻刻关爱每一头猪。
猪不会说话,他们的身体状况全反应在体温上,是否生病、是否在排卵,都要通过体温来体现。
过去的养猪场里,最大的工作量就是给猪量体温,传统的方式是测量猪直肠的体温,具体操作流程就是把温度计简单粗暴地插进猪的肛门里。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想象这对于猪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伤害,但凡带自己家猫狗去过宠物医院的人就会知道,给小动物爆菊会面临如何惊天动地的场景,而在猪身上你会目睹放大几十倍的惨烈效果。
没有猪厂能做到每天给厂里的每一头猪爆菊量体温,他们通常是观察到了猪的饭量异常之后,才对猪进行一些诊疗手段,这就导致了人对猪的身体状况了解很滞后,很可能因此错过紧急免疫期。
这会是一场连锁反应。从 2005 年开始,疫病始终是中国猪肉价格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这几亿头猪的体温,确实会影响到你吃一顿红烧肉的具体花销。
而除此之外,科技设备在保障猪肉安全方面也起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给猪检测体温的电子医生
作为猪的「身份证」的智能耳标
-06-
食品安全的问题在咱们国家长期存在,而大部分的猪肉都很难做到准确溯源。这也是因为中国的猪肉市场体量实在太大了,通过常规办法很难把 7 亿头猪都管起来。
而智能标签的出现能相对更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它相当于是猪的一个电子身份证,和传统的标签不太一样,它在佩戴时就能实现数据的自动上传,这样就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现在普遍使用的传统标签一般是政府统一采购,然后发到养殖户手里的,但是因为那只是一个二维码标签,佩戴之后需要人工上传数据,非常麻烦,而且因为没人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给猪戴上的,这就有了钻空子的空间。
大量的养殖户是不给猪带耳标的,最后都是收猪人拿着来历不明的耳标给猪戴上,再送进屠宰场。所以这种耳标很多是形同虚设,并不能追溯到猪的养殖地。
文章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网址: http://www.kjcyyk.cn/zonghexinwen/2021/030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