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做好生态大文章 高原学子回乡创业劲头足

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为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西藏山南市隆子县人以战天斗地的精神气,打响了一场保卫家园、植树防沙的战役。最终,经不懈努力,探索出“树草结合、以草护林、

为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西藏山南市隆子县人以战天斗地的精神气,打响了一场保卫家园、植树防沙的战役。最终,经不懈努力,探索出“树草结合、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的治理办法,在隆子河谷筑起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脆弱的隆子河谷,逐步实现了向良性生态的转变。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来,投入到建设家乡的进程中,他们知道家乡的发展有无限潜力。

生态向好 产业依托有优势

在隆子县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气候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走进隆子县“菜篮子”工程园区,西蓝花、小米椒、番茄、豆角、油菜……40多种蔬菜应有尽有,工人们正忙着采收、装运,忙得热火朝天。

工人采收小米椒。 李海霞 摄

“以前,一年到头都是萝卜、白菜、土豆这几样。要想吃新鲜的,还得买从外面调运来的,品种也不多。现在我们都是直接来园区买,选择多、还便宜。最主要的是这儿的蔬菜都不打农药,绿色健康。”卓嘎趁周末专门开车来买蔬菜。

新鲜白菜将供应到隆子县农贸市场。 李海霞 摄

目前,该园区年产量达200万斤,主要供应县学校、机关食堂等。在园区工作人员塔杰看来,能有这样的效益,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隆子县人为生态所作的努力。“举个最明显的例子,自从那边的沙棘林起来后,挡住了吹到园区的风,我们种的蔬菜也不会轻易被冻坏了。”塔杰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沙棘林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隆子县的蔬菜产业、奶牛养殖业等还实现了循环农业。园区中废弃菜叶,运到养殖场是奶牛的最好饲料。而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可为园区提供天然有机肥。同时,养殖场排出的废水经处理后,又可浇灌饲草地,一点都没浪费。

管理年轻化 大学生成主力军

采访时,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走上了管理岗位,他们平均年龄在25岁。2019年,扎西旺杰从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现在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回来工作,有更多选择。出门能看到大片绿色,心情也舒畅。”短短两年,他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技术员,在隆子县“菜篮子”工程园区作技术指导。

扎西旺杰在蔬菜大棚查看花菜长势。 李海霞 摄

隆子县聂雄高标准奶牛养殖场副厂长边巴次仁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带着先进管理理念,短短几年里,养殖场从一个小合作社发展成了一家以“公司 基地 农户”为模式的成熟企业。“这份工作让我有成就感。”边巴次仁自豪地说。

下午5点,正是挤奶时间。养殖场早就抛弃传统人工挤奶,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操作车间。全自动转盘式挤奶设备,运用全自动粪污处理系统对奶牛的粪尿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形成了“奶牛养殖—沼液还田—饲草种植”的绿色循环养殖模式。

全自动转盘式挤奶车间。 李海霞 摄

和边巴次仁一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目前,我们企业共有87名大学生,他们分布在人事、财务、市场等管理岗位上,为企业发展增注入了活力。”山南市永创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经理达娃央金介绍。

可以看出,年轻大学生已经成为建设家乡的主力军,他们带着知识和技术归来,作为年轻管理层,正在引领家乡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很多人眼里,他们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官”,非常了不起。“刚来时,一些老员工很不服气,觉得我们的技术听起来花里胡哨的,没啥作用。可是时间一长,他们慢慢发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还会主动找我们探讨。”扎西旺杰笑着说。

边巴次仁在泌乳牛车间。 李海霞 摄

转变观念 市场就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2018年,扎西次仁从大学毕业后,没有按家人的意思考公务员,端“铁饭碗”,而是到隆子镇新巴村扶贫苗圃工作。“在内地上学时,我发现同龄人的思维特别活跃。还没毕业,他们就已经开始寻找就业、创业机会了。咱们藏族的大学生也该有这样的活力。”扎西次仁说。

技术就是生产力,因为工作踏实努力,很快他就成了苗圃管理人员。在他的带领下,去年苗圃收入200万元,其中,50万元用于几名大学生就业者工资发放,3.6万元用于贫困户分红。

文章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网址: http://www.kjcyyk.cn/zonghexinwen/2021/0302/574.html



上一篇:聚焦自主创新 诺诚健华荣获2020年度“中国技术创
下一篇:复旦教师借了3.8万元,辞职创业!如今身价570亿

科技创业月刊投稿 | 科技创业月刊编辑部| 科技创业月刊版面费 | 科技创业月刊论文发表 | 科技创业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业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