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让音乐实现立体化音乐与科技融合

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且逐步拓展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音乐与科技的融合,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受众对音乐的欣赏方式与体验效果。由此可知,科技是推

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且逐步拓展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音乐与科技的融合,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受众对音乐的欣赏方式与体验效果。由此可知,科技是推动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工具,而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则是凸显科技优势的必要载体,二者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一、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音乐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根据笔者对音乐艺术发展历史的掌握和研究了解到,音乐艺术的发展从铁器、石器诞生开始就已经衍生出来,当时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只是通过钻孔等方式进行简单笛、琴等乐器的制作,音调及音色上可能较差,但却是人们实行情感抒发的重要工具。之后随着物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人声与乐器、声音原理的研究力度逐渐加大,对音调及发音技巧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谱写旋律。由于生理学、物理学与科技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音乐韵律得以发展,一个个优质曲目得以经久流传,并成为音乐领域的珍贵财富。

随着印刷术及造纸技术的衍生和发展,为音乐作品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后随着该项技术的完善,通信及录音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音乐艺术中来,推动音乐艺术逐渐向着区域化、世界化的方向迈进,并形成了不同流派的音乐艺术种类。

进入二十世纪,以西方音乐艺术为代表的人类音乐艺术走向巅峰。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是如实反馈文化层次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跨过二十世纪,走过这恢宏激昂的一百年,科学技术日益完善,音乐艺术也进入到了鼎盛发展时期。在现今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实践也逐渐向着多样化的方向迈进,音乐学理论的深化与变革得到了持续。

现代科技的日益完善,使得音乐艺术发展形态也逐渐趋于完善,且凭借音乐作品自身独有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发人们的探索和创新欲望。在回顾音乐艺术历史发展轨迹中了解到,参与音乐研究和探索的专业人士数量较多,如毕达哥拉斯,其就是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发现了中高低的奥秘,以及音调亮度与琴弦长度的关系;牛顿也曾经对音乐与色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掌握了音调与色彩的客观辩证关系。由此,使得人们对音乐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二、科技使音乐流动到各个角落

回想二十年前,我们主要靠电视机或收音机聆听DJ 电台播放的音乐,或者自行购买卡带播放喜爱的音乐。客观的说,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受众的审美意趣,无法随时随地的聆听音乐。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面对数据庞大的网络云端音乐曲库,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使用各类智能设备聆听音乐。这是科技发展在音乐艺术欣赏方面带来的重大改变。

私人歌单的建立不仅为人们听歌提供了便利,也为音乐的流动带来了较好效果。一些创作者可通过歌曲串烧等方式完成思想及主旨的表达,对于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这种表现形式也打破了传统音乐流传中地域方面的限制,连线与直播能够让受众跨领域收听音乐现场和观看演唱会盛况,避免了旅途奔波的劳累,也节省了资金。腾讯、优酷等视频网站也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路径,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当音乐艺术突破了所有的束缚与限制,就可以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穿梭与流动,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三、科技实现音乐的立体化

虚拟现实技术在音乐领域的应用,除大型音乐节与大规模演唱会的现场音效控制以外,还体现在专辑制作方面。科技可以完善可视化体验,且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受众的音乐感受。例如在2018 年平昌冬奥会上,“北京8 分钟”恢宏开篇,面向全世界展现了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发展面貌。张艺谋导演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融合了多元化的设计手段,依靠最精简的演员阵容呈现出与08 年奥运会完全不同的8 分钟开场,其通过带有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的展现形式,将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起来,让“中国印象”深深烙印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

或许科技的高峰永无止境,且距离我们想要的身临其境之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过随着科学技术与音乐融合速度的加快,将会为音乐艺术发展开启崭新篇章。视听体验只是体感音乐的一个方面,我们还需要从生理学中的味觉、嗅觉与触觉等方面着手,增强现场体验效果。

四、科技促使音乐产业化

文章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网址: http://www.kjcyyk.cn/qikandaodu/2021/0225/560.html



上一篇:电影节上的新花样都和科技沾了点边
下一篇:科技创业创新经济与经济增长基于国家高新区视

科技创业月刊投稿 | 科技创业月刊编辑部| 科技创业月刊版面费 | 科技创业月刊论文发表 | 科技创业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创业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